新年第一波“速冻”来袭,很多地方气温骤降。中央气象台7日7时宣布,由于寒潮,北京最低气温达到-19.6,为1952年后1月最低,1966年最低。很多朋友在无所不能的朋友圈里晒着这种“瑟瑟发抖”的温度,却被无比平静的内蒙朋友们“围观”了:温度每转一圈都突破-30的雪原,这“没什么”。
那么,有着丰富“抗击严寒”经验的人们,又是如何在茫茫草原度过严冬的呢?据分析,主要有以下三项措施:
在白雪皑皑的冬季草原上,厚厚的裘皮服装带给人们真正的温暖和安全感。有人说“东北人主要靠装备过冬”,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挺有道理的。以下是内蒙古朋友的冬装示范:
如果说冬季草原没有缺什么的话,大概就是美味的牛羊肉和各种奶制品了。室外风呼啸,室内温暖如春。家人和朋友围坐在一起,涮羊肉,嚼肉,喝热羊汤。吃饱了会有一碗“全家福”奶茶,里面有奶皮、奶豆腐、炒饭等食材。这时,把“减肥”的想法抛在脑后。只有吃饱了,吃好了,才有力量对抗这个寒冬。
无论是专业要求很高的滑雪或雪马比赛,还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马拉雪橇等雪地休闲项目,都可以在快乐的玩耍中忘记寒冷的冬天。当然,冬季运动也不要忘记热身和保护自己,避免冻伤、雪盲和各种运动损伤。